- · 《读书文摘》收稿方向[05/28]
- · 《读书文摘》投稿方式[05/28]
- · 《读书文摘》征稿要求[05/28]
- · 《读书文摘》刊物宗旨[05/28]
阎崇年送“四书”:读书、买书、藏书、送书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正在举办的第30届全国书展上,众多学者、作家前来助阵. 16日,著名历史学家闫崇年携多本关于故宫的书籍来到现场,与读者分享故宫的历史。闫崇年已经到了密守,还在努力工作。他
正在举办的第30届全国书展上,众多学者、作家前来助阵. 16日,著名历史学家闫崇年携多本关于故宫的书籍来到现场,与读者分享故宫的历史。闫崇年已经到了密守,还在努力工作。他对自己说“学术研究没有止境”,他还鼓励读者阅读、购买、收藏和赠送书籍。
书展开幕,自称“故乡”
闫崇年是读者熟悉的历史学家。 16日,闫崇年携《故宫六百年》、《故宫之谜》、《故宫六百年》等作品到济南分享他的研究成果和创作与读者和朋友的经验。
今年88岁的闫崇年,白发白眉。看到期待已久的读者,闫崇年热情地打招呼:“各位读者,各位乡亲。”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闫崇年1934年出生在山东蓬莱介松营的一个渔民家庭。山东籍的学者和作家不扣除。他一直住在这个半渔半农的村子里,直到15岁。之后,他随祖父和父亲去了北京。机缘巧合,他开始研究清史,与故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次才知道书展是在他的家乡山东举办的。虽说不愧是自己的生日,但严崇年还是毅然从北京赶到会场,带了很多关于故宫的书。
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从那时起,朝代、权势、恩怨,在紫禁城上演了整整600年。谈到《故宫六百年历史》,闫崇年说,之所以说“故宫”,是因为这本书不仅描述了故宫发生的历史事件,还包括故宫的内容。 “婚姻”,也就是所有与故宫和故宫人有关的故事都包含在其中。
比如,闫崇年说,魏晋以来,一些优秀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如何传承,成为一个重要而棘手的问题。乾隆年间,这个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乾隆下令收藏了魏晋至明末135位著名书法家的楷书、行书、草书等作品340件,共计约10万字。后来,人们奉命将这些真迹刻在石碑上,镶嵌在北??海公园的月古楼上。 “月鼓楼”三个大字是乾隆亲笔书写的。这是我国最完整的书法综合石刻。全称“三溪塘石渠宝鸡邮局”。其书法、雕刻极为精美,被称为“双绝”。
“这么重要的文物,虽然不在紫禁城,但能说和紫禁城无关吗?”闫崇年说,如果游客参观故宫,导游不可能讲这些历史事件。事实上,这些铭文虽然不在紫禁城内,但都与紫禁城以及这座宫殿的掌管人息息相关。这些过去在紫禁城里不容易被注意到的事情,在他关于紫禁城的书中都能找到。
值得一提的是,闫崇年带来的三本书都是2020年出版的,现场有读者表示,他已经快九十岁了,还在努力工作。闫崇年说:“学无止境。”
家里没有电视,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
闫崇年也被誉为“开学元老” ”,因为他首先在《百家论坛》中描述了“清十二帝之谜”。他说,这些年来,他所到之处,都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顺治帝是病死了,还是出家了?庄妃娶了多尔衮?乾隆皇帝的生母是汉人吗?如果你对问题感兴趣,那么你绝对可以在这些关于紫禁城的书中找到答案。”闫崇年说,特别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故宫之谜》,精选了26个最令人好奇的历史问题供读者参考。 ,并作了科学的回答。
活动现场,部分观众对闫崇年深厚的学术功底赞叹不已。对此,闫崇年表示自己不喝酒,也没有其他爱好。他最大的爱好是看书。 “我家里没有电视。客厅和书房里堆满了书架和书籍。我之前访问过一些日本和美国的学者,我在家里没有看到电视。他们都说他们没有时间看电视。”严崇年说道。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学术研究。
闫崇年也向读者提出了自己对“四书”的期待。 “所谓“四书”,首先就是读书。不仅要读自己的专业书籍,还要读各类书籍。到目前为止,我给自己定下了每人至少读一本书的规矩。 “嗯。一个月,但我这个月已经看过了。有七八本书。”闫崇年说,买书就不用说了,书展上看到抢购书的人,觉得气氛很好,二是“收藏”。他建议读者一定要有自己的书。自己的书架放书;最后是“送书”,希望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把书送给更多需要的人,让更多的人享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现场,闫崇年也对这次书展赞不绝口,他在现场看到了人们购书的热情,气氛空前热烈,相信此次书展将极大地推动书泉城建设。
p>来源:顺网-济南时报
文章来源:《读书文摘》 网址: http://www.dswzzzs.cn/zonghexinwen/2021/0717/1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