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书文摘》收稿方向[05/28]
- · 《读书文摘》投稿方式[05/28]
- · 《读书文摘》征稿要求[05/28]
- · 《读书文摘》刊物宗旨[05/28]
孩子不想读书,被拉到工地教做人,磨砺与鞭挞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近日,网上热传一段工地上十五岁的孩子被爸爸拉上工地干活后的采访视频。 孩子满脸泥土,坐在地上,气喘吁吁,看上去很是劳累的样子。 视频中当他被问“累不累”时,他很干脆
近日,网上热传一段工地上十五岁的孩子被爸爸拉上工地干活后的采访视频。
孩子满脸泥土,坐在地上,气喘吁吁,看上去很是劳累的样子。
视频中当他被问“累不累”时,他很干脆地回答“累!”
接着再被问,“读书好还是干活好?”
“读书好,读书好!”
孩子接连两遍回答,语气十分肯定。
拍视频和发问的人都是孩子的爸爸,因孩子厌学,不想读书了,才“出此下策”,让孩子来工地体验。
结果是可喜的,工地体验之后,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
现如今的很多孩子处于家庭和学校的多方关爱与保护之中。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上学有人接送,学习有人指导,还说不得,打不得,只要有一点点进步或些许成绩,得到的便是夸张式的赞美与表扬,他们在生活起居、衣食住行上被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可以用“溺爱”来形容。
这使得很多孩子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脾气极大,一意孤行。他们缺少学习的热情,更缺少对现实的认知,尤其缺少社会的磨砺与鞭挞!除了不能公布的学习成绩,很少有别的事情能挫败、刺痛他们。
身在福中不知福,相对于生活中的幸福而言,学习反而成为很多孩子认为最为艰难,甚至相当痛苦的事情。
实事求是地说,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所谓“专家”口中的快乐学习,只是某些“专家”凭空臆造出来的子虚乌有。真正的有效学习需要刻苦、勤奋、坚持不懈,需要专心致志、勇于思考、敢于发问,需要在顺境中不骄不躁,努力向前,需要在逆境中自我反思,找出不足,变被动为主动……
有的学生吃不了学习的苦,受不得半点委屈,学习不努力,终日与手机为伴,游戏为友,贪玩厌学,虚度光阴,浪费青春,还容不得批评半句,认为学习最苦最累,厌学、不学、逃学!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严厉批评,对其都已失效。
这正是“厌学症”的重症表现,这些孩子是没有经过现实磨砺、社会鞭挞和生活毒打,才如此无知无畏。
重症需要用猛药来医。对于视频中爸爸的做法,本人是理解与支持的。仅靠语言交流、思想教导,往往不如让其亲身体会来得更为直接、深刻。
一个孩子对社会和现实的认知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当视频中那个男孩在工地亲身体验后,连说两句“读书好”,他在认知上已然有了很大进步,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他爸爸说,从那以后孩子懂事多了。“工地干活”这剂猛药对这个厌学的孩子确实有效了。
当然,学生各异,因材实施。这种工地劳动的“猛药”并不是对哪个孩子都适用。但一个孩子若不接受挫折的洗礼、现实的教育,是很难成长的。有的孩子认为学习最苦,脱离了学习便是逃离苦海,这种孩子是应该用“猛药”来医治的。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对一个家庭来说,如果孩子在成长、学习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学习也许并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却是一条最有可能通向成功的光明大道。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用心尽力,不仅是生活中的关心照顾,还有学习上的关注,思想上的交流、指导。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孩子,他们是在不断长大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因此对待孩子决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要用心了解,耐心体会他们的变化,若发现有“疾”生出,应尽快诊断,对症下药才好。
对于有些孩子来说,磨砺与鞭挞也是使其蜕变、促其成长的良药!
文章来源:《读书文摘》 网址: http://www.dswzzzs.cn/zonghexinwen/2021/0413/942.html
上一篇:读书与生活,三月与读书营
下一篇: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实力强劲的15所院校,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