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书文摘》收稿方向[05/28]
- · 《读书文摘》投稿方式[05/28]
- · 《读书文摘》征稿要求[05/28]
- · 《读书文摘》刊物宗旨[05/28]
纪念《新华文摘》创刊40周年征文选刊之三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我与《新华文摘》 刘晋寿 对 我来说,《新华文摘》是一片高远的天空,也是一片宽阔的大海。它是我心灵的天空和大海。一直以来,它成为我把握时代脉搏、倾听心灵诉说、增长知识
我与《新华文摘》
刘晋寿
对我来说,《新华文摘》是一片高远的天空,也是一片宽阔的大海。它是我心灵的天空和大海。一直以来,它成为我把握时代脉搏、倾听心灵诉说、增长知识学问、观察分析社会的一个窗口。阅读《新华文摘》使我明白了“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道理。多年来,我在这块园地里默默耕耘与收获。岁岁都是好年景,年年丰收五谷香。
我出生于农村家庭,当过农民,思想观念有很大的局限性,加之小时候没有读好书,知识积累很少,几乎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艺术观,没有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眼界不开阔,思考问题很肤浅。这让我一度愁眉苦脸,不知所措。后来发现,能从书本和杂志上获取很多信息、知识和经验。这就自然而然地爱上了阅读,时常找报刊杂志看,特别是发现《新华文摘》这本刊物之后,就冲了上去,一头扎进这座当代精神界的宝库。
《新华文摘》内容非常丰富,我的阅读范围却很有限。主要是看一些文艺作品、历史、人物与回忆、读书与传媒等栏目的文章,有时也看一点哲学方面的东西。如此而已。
每次拿到《新华文摘》的时候,我最先看的是漫画之页。究其原因,一个是好奇,爱看人们又在做什么新鲜事儿?老鼠们又在偷吃什么?漫画作者的神经是极其敏感的,目光敏锐、思想深刻,表现却简单,所表达的内容一目了然,所以漫画对我很有魅力。二是偷懒。看别的东西需要时间和精力,看漫画就不需要这些苛刻的条件。三是看看漫画容易睡着,而且你会微笑着睡着。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接下来,我会看插页中的美术作品。在我阅读过的美术作品中,至今还能想起来的是“重庆大轰炸”系列,那是画家用心血与民族气节创作出来的作品。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当年重庆人没有被侵略者的狂轰滥炸所吓倒,即使站在一片废墟上,他们抬头仰视的目光也充满了蔑视与抗争。就在阅读的瞬间,我获取了一种傲气和骨气。那是我从别的地方无法得到的,只有从这幅巨画中才能获取这种感受。画家的目的达到了,我被它征服了。还有一幅是毛泽东的画像。画家把主人翁画成一座巍巍高山,山上的岩石就是他的筋骨和肌肤,而他的灵魂则被掩藏在山中,需要一定的透视才能品味出来。我没有完全读懂这幅画,但是获取了一种启示和力量,我脆弱的意志得到了一次淬火与锤炼。另一幅画是叫《父亲》的油画,从画面上我看到了自己父亲艰辛的一生和他的淡定。有一幅俄罗斯画家的油画《日出》也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那种喷薄的气势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一切黑暗只能在它面前猥琐地褪去,躲到偏僻的一角。画家内心的向往像金灿灿的阳光一样温暖着还在噩梦中徘徊的心灵。我非常热爱这幅油画,并远远超出了对现实大海日出的热爱。艺术往往超越了现实的藩篱,直抵心灵的领地。
我对绘画过于外行,不敢多说,唯其如此,也过于热爱。《新华文摘》选发的美术作品刻骨铭心,读后难以忘怀,并获得意想不到的启迪。是的,我不愿自己的心灵有太多的空白,我更不愿自己成为一个酒囊饭袋,或者人云亦云的俗客。既然还活在这个世上,既然还要活下去,那么我就希望自己活得清醒一些,从容一些,丰富一些。
我认真阅读的当然还是其中选载的文章。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农业产业化兴起,《新华文摘》转载了这方面的文章。我头脑发热,跟着产业化的潮流涌动。后来《新华文摘》征文,我就写了这篇文章的读后感,寄给该刊,不料刊登在《新华文摘》上。这是至今我唯一发表在该刊上的文字。但我以此为骄傲,兴奋了很久。在我众多的简历中,我写着这样一段话:“刘晋寿,1981年发表处女作《一次晚筵》,在《飞天》《诗刊》《人民文学》《新华文摘》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和文艺评论数百篇……”
用意虽然过于赤裸,难以掩饰,想借大刊物抬高自己声誉的意图昭然若揭,读者心里自然明白,现在想来非常惭愧,对不起这本杂志,“咱没有那个才能与成就,你瞎折腾什么?”但又一想,我一个底层的草根作家,还有什么值得拿给他人看的东西呢?这种行为对自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不高明的装饰,但对杂志是一种敬仰和热爱。这么一想自己又心安理得了。
没有阅读,对我这样一个没有其他才能谋生的人来说是一种痛苦。我那空虚的头脑需要随时随地地填补一些东西,以便使它得到矫正和指引,否则它会产生古怪念头,心灵会误入歧途。“你是一个想得多而做得少的人。”好的文章因为思想的深刻、艺术的高超给我以营养和滋润。“这辈子既然自己创作不出什么东西来,就看看别人的,这不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吗?”
文章来源:《读书文摘》 网址: http://www.dswzzzs.cn/zonghexinwen/2020/0803/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