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书文摘》收稿方向[05/28]
- · 《读书文摘》投稿方式[05/28]
- · 《读书文摘》征稿要求[05/28]
- · 《读书文摘》刊物宗旨[05/28]
治学读书四法从善有用范畴化和经典化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研究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为构建自己的思想大厦,耗时费力,需要吐故纳新。其中,读、思、写才是硬道理,学问无捷径,但可以讲方法。写是开掘自身,分享自己的思想,如同无私
研究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为构建自己的思想大厦,耗时费力,需要吐故纳新。其中,读、思、写才是硬道理,学问无捷径,但可以讲方法。写是开掘自身,分享自己的思想,如同无私奉献。要写,先得思;要思,先得读。坊间说:理科是算出来的,工科是做出来的,文科是读出来的。大致没错,至少说明完成一项研究,可读一批书;完成项目越多,撰文著书越多,阅书也就无数,这是比静读更有效的动态读书。“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张之洞语)可见,读书得讲方法。读是欣赏他人,共享他人的思想,如同精神沐浴。网络时代,却需要从善而读,为用而读,读后还得挖掘出他人的思想,收获自己的思想,方可谓有主见。
1.从善而读
读书,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才能快速接受他人的思想。作者分大家、小家与小卒。读大家,看方向,看高度,大家多考虑宏观问题,常见理论高度;读小家,明做法,找框架,小家努力成大家,常有深入思考;读小卒,找现象,摸对象,小卒多研究微观问题,不为名所累,常有新发现。
读书,忌先入为主。以己好恶,先入为主,吹毛求疵。尽量敞开胸怀,虚怀若谷,才会有得。只有亲近作者及其思想,进入其思维世界,才能学得思路和思想,这样的读如同做CT,既高屋建瓴,又透析全面。读书读文,至少须自问自答几个问题,才算基本读懂:作者何人?为何写?遇到了何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有何优点?有何缺点?与同类书区别何在?这样可知善在何处,以便择善而从。
读书学观察。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入微?如何尽妙?如何言人所欲言而又未能言?读后走进去,一种被人言说,由人代说的快感骤然迸发,好不快活,也就从中长智了。
2.为用而读
研究外国文学,当知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不为外国研究文学,而是为中国研究。同样,研究外国语言,当知中国语言;研究外国文化,当知中国文化。读国外的书,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国内问题,此乃读书之大用。
人从书里乖。善读书,不盲目,因为明了历史,更知现实。读史书,对话古人,是为了清醒地面对现实;读今书,对话当下,死书变活书,可以得道,可以养生。静心读书,并非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而是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此乃读书之实用。
写,是读书和用书的最佳结合。读用结合,以便深读;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只有使用才感不足;为用读书,用而有效,有成就感,反而助长读的热情。为用而读,办法是读后必写心得,道出文章之优劣;轮到自己著述时,可成为信手拈来的材料,或妙手偶得的思想之源。读人书文,思己文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模仿到借用,从只言片语到整体构思,处处可以借鉴。此乃读书之小用。
好书读不完,只有边写边读,才两不误。不断细化写作提纲,会催人读有用书,读急用书。写一篇,读一批,说不定还能带出新方向,如此周而复始,雪球会越滚越大,产生马太效应。以攻读学位为例。博士学位论文是学术高峰,通常是学术人生的第一高峰,所以一年级要逐渐关注博士论文的构思,而不是到了高年级才开始写。读博,不仅是读书,还应训练科研方法,尤其是创新方法。整个博士期间读书面因博士论文由宽变窄,实用性与目标性越来越强,读书正是为了“用”。
3.范畴阅读法
范畴阅读法,指按某个范畴(如“翻译定义”)进行定点专题化阅读的方法,最终建立完整的范畴体系,是入门性、基础性阅读法,也是系统性阅读法。每个范畴的阅读都是点式阅读,相当于建立据点,以期未来产生辐射一片的作用。范畴阅读法吸收的是思想火花,是思考性阅读,适于学术入门,更适于长线科研。
3.1 确立范畴
先明确所研究的学科领域,熟悉其基本范畴体系,以国家标准颁布的语言学科分类为例,表1仅列出第三级范畴,往下可以再分。
范畴有各种不同的分类,表1是按学科分类,各学科内的范畴还可以按其他标准分类,如按理论分、按实践分等。翻译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可通过翻译范畴(即一个个概念)掌握基本术语及其内涵。读及任何范畴,就去看相关书中与该范畴相关的研究,如定义、分类等。
3.2 阅读程序及方法
可巧读,先搜索网上、论文以及专著教材中已有的范畴汇集,下载或抄阅,然后一一读过,以减少抄录和输入的时间。
文章来源:《读书文摘》 网址: http://www.dswzzzs.cn/qikandaodu/2021/0308/677.html
上一篇:党员干部增强学习本领要善读书
下一篇:郭光灿信步在量子世界